“你听我说”一周新闻报道 (2020年4月6日——2020年4月12日)
|
“你听我说”一周新闻报道
(2020年4月6日——2020年4月12日)
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
2020年4月12日
【新闻1】
不够完美 却很真实
4月8日晚,在武汉解封之日,上海推出纪录片《生命·方舱》在东方卫视播出。该片全景式记录了武汉方舱医院从决策到收治、运维,再到3月10日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的全过程,通过方舱医院里的医生、记者和患者三种视角展现了方舱医院里那些令人动容的点点滴滴。
纪录片记录下从病患进舱时的惶恐无助到出舱时的自如微笑,从医生进舱时全副武装的紧张忙碌到休舱卸下“盔甲”后露出胜利的喜悦……最盼离别时,又最怕离别时的一个个动情时刻。
50个小时的素材积累,其实并不容易。记者全副武装进入方舱内部后,只能全程进行不停机的跟拍,摄像机的景别也因此不能自如地进行变焦等操作,画面没法追求精细。专业摄像设备在酒精消毒后出现过数次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担心之前拍摄的素材会丢失,因此很多时候记者只能用手机进行拍摄。
纪录片里呈现的镜头时有晃动、不够完美,但这却是最真实的方舱、最现实的武汉战“疫”。当街头慢慢复苏,交通恢复运营、店铺有了烟火气,人们期待的寻常日子来了,我们不该忘记那些一起在生命方舱托举起的爱与信任的时光。
——摘自4月9日《新民晚报》(新闻播报员:李想推荐)
【新闻2】
申城多条“绿化特色道路”成小众赏春点
一路一景 “美颜”惊艳朋友圈
清明小长假,上海的“绿化特色道路”,也正用“美颜”惊艳着朋友圈。
从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获悉,本市30条绿化特色道路中,有十多条栽植着春花植物。除了进入尾声的染井吉野樱花外,艳丽的紫荆、娇羞的垂丝海棠、热烈的红花檵木和奇特的帚桃相继登场,令上海街头“一路一景”,春色怡人。
小长假期间,不少市民带着相机走出家门,去看最后一场“樱花雨”。除了大家熟知的公园绿地、徐汇滨江等地,上海以樱花为特色的道路还有很多。比如浦东新跃路、宝山友谊路、静安万荣路、嘉定棋盘路、松江滨湖路、徐汇桂江路等。
三四月,也是紫荆花期。在上海,应用较多的紫荆属植物包括紫荆(花紫红色)、加拿大紫荆(花蓝紫色)和湖北紫荆(又名巨紫荆,花紫红色)。杨浦区国顺东路的巨紫荆和邯郸路的加拿大紫荆、紫荆还在观赏期,满树紫红,令人沉迷。
“小家碧玉”垂丝海棠,是不少小清新的心头好。垂丝海棠比樱花更粉嫩娇羞,是上海绿地中的常驻树种,在松江江学路、虹口新建路可一睹娇容。
此外,普陀区金鼎路上的帚桃,松江园中路上的红花檵木,虽“非主流”,也别有一番风味。
——摘自4月6日《新民晚报》(新闻播报员:杨诚嘉推荐)
【新闻3】
踏青赏花 距离产生美
清明小长假两天来,风和日丽,气温适宜,市民纷纷出门踏青赏花,沪上不少公园突破或逼近客流上限,多家城市公园日均游客量也在1万以上。为此园方纷纷采取从严限流、关闭室内展馆、及时发布客满公告、广播滚动提醒等措施,避免游客“扎堆赏花”。
每年清明假期,春光总是最明媚,公园里的花也最为好看。清明时节中樱已进入最后的观赏期,更为艳丽雍容的晚樱开始“接力”,海棠、桃花、杜鹃、牡丹等也正争奇斗艳。
按惯例,清明假期沪上公园赏花客流会激增。由于仍处防疫时期,多家公园对此早有准备,世纪公园将小长假客流量上限将下调,辰山植物园关闭了三大温室,共青森林公园关闭了所有室内项目。此外,上海市绿化部门建议市民游园时须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错峰出行。
——摘自4月6日《新民晚报》(新闻播报员:李想推荐)
【新闻4】
大堡礁出现大面积珊瑚白化 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原标题:大堡礁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广泛珊瑚白化现象
新华社悉尼4月8日电,澳大利亚专家日前表示,大堡礁近来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广泛的珊瑚白化现象,这说明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7日发布公告说,该校珊瑚礁研究项目中心主任特里·休斯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在3月份最后两周从空中观察了大堡礁区域的1036个珊瑚礁,结果发现了大面积白化现象,特别是大堡礁南部首次出现珊瑚大规模白化。这也是有记录以来首次发现大堡礁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严重白化现象。
研究人员说,珊瑚白化是因为海水温度变化等原因而出现的颜色变化,在白化现象严重时,许多珊瑚会死去。研究人员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潜水方式详细评估最近这次白化现象造成的珊瑚损失。
纵贯于澳大利亚东北沿海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全长2300多公里。近年来,大堡礁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多次出现珊瑚大规模白化现象。此外,大堡礁还面临海洋污染等威胁。
——摘自4月8日《新华社客户端》(新闻播报员:石依灵推荐)
【新闻5】
公交车厢变身爱国主义教育“移动城堡”
71路今起试行“红色之旅”讲解
“下一站江苏路,下车请准备。我们即将途经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位于江苏路389弄,离2号线江苏路站4号口156米。每周二、四、六可预约参观,门票免费。因隐蔽工作出色,这个‘国统区’曾经最大的‘红色秘密基地’从未暴露……”乘务员杨静笑着向乘客娓娓道来。
4月8日起,中运量71路推出“红色之旅”特色讲解服务,首先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方进所在的车组试点,本月内推广到16名二星级乘务员,计划年内覆盖全线。
在杨静流利的讲述中,中共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宋庆龄故居、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等沿途红色地标的地址、开闭馆时间,以及相关历史事件被清晰串联起来,车上如同多了一位专业导游。
方进和杨静去年11月就开始为讲解服务做准备,走遍了71路沿线24个站点,到每一站周边去探寻红色印迹,记下了许多类似于“离地铁站4号口156米”的精准细节。讲解词从起初的500多字到定稿时的2897字,打印了整整5页纸,杨静还在旁边密密麻麻写满了运营时间和注意事项等补充说明。对这些讲解内容,她早已烂熟于胸,每天上午9时到下午4时,需反复讲解6遍。
71路是上海首条中运量公交,自2017年2月1日开线以来,累计载客近5000万人次,2019年工作日的日均客流保持在5.2万人次,稳居全市公交线第一。“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推进,公交客流量日渐增多,我们希望把中运量车厢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移动堡垒’。”巴士三公司一车队队长张卓说。
——摘自4月8日《新民晚报》(新闻播报员:杨诚嘉推荐)
【新闻6】
2020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将有望超越美国
在4月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说,我国人口基数大,发展潜力足,千人汽车拥有量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我国汽车消费尚未达到发展的“天花板”。
国家相关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将持续不断推进高性能、低排放、节能型的汽车消费。按照统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交通出行三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承载量等因素,未来十年,我国汽车消费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及新能源车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生产贸易大国。
我国汽车消费主要呈现4个方面特点:规模不断壮大,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1年稳居世界首位,2020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将有望超越美国;结构加快调整,农村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增长15.5%,已经连续5年明显高于城镇的增长水平;层次逐步升级,中高端乘用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绿色发展凸显,新能源车销量超过了120万辆,占全球销量50%以上。
——摘自4月9日《央视网》(新闻播报员:李想推荐)
【新闻7】
港大成功研发高速显微镜,为脑疾病提供研究线索
香港大学9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一款超高速显微镜,能有效捕捉脑电波信号,为脑退化等脑疾病的研究提供线索。
港大携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团队开发的“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能捕捉神经元之间的电子讯号和化学物质传递。团队成功在实验中记录一只活体老鼠脑部神经元所产生在毫秒间闪现的电脉冲讯号。
该显微镜采用了由港大团队研发的超高速激光扫描技术,以一对平行的反射镜产生一排激光脉冲,速度比目前的激光扫描技术快至少1000倍。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高速显微镜将扫描激光投射在小鼠脑部,为小鼠大脑皮层进行每秒1000至3000次的二维扫描影像。
率领研究团队的电机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及生物医学工程课程总监谢坚文介绍,目前有不同类型的技术能捕捉脑电波信号,包括将电极植入脑部,直接量度脑部电压,但创伤性大;磁力共振和传统光学显微镜则速度较慢。港大这项新技术的优点是创伤性低,而且能精确定位个别神经元,以毫秒为单位追踪它们的激发路径。
谢坚文表示,这项新科技能侦测活脑中单一神经元在毫秒间的活动变化。团队希望在未来1至2年将技术进一步提升,探索更深层脑部的结构,更全面了解大脑功能。
——摘自4月9日《新华社客户端》(新闻播报员:石依灵推荐)
【新闻8】
“爱鸟周”启幕“云观鸟”上线
上海记录“在册”野鸟种类已达501种
4月11日,上海市第39届“爱鸟周”拉开帷幕。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爱鸟周取消了线下活动,但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将在“云端”呈现。上海新近陆续发现了多种从未到访过的鸟类身影,目前本市记录“在册”的野鸟种类已达501种。
今年年初以来本市观鸟爱好者记录到了多种新鸟种。在南汇东滩、奉贤海湾森林公园,观鸟爱好者陆续发现了丝绒海番鸭、叽喳柳莺、林雕的身影,使得记录“在册”的上海野鸟种类突破了“五百大关”,达到了501种。
而最近一个统计周期,本市记录到的水鸟主要包括迁徙鸟和冬候鸟,迁徙鸟以鸻鹬为主,冬候鸟以雁鸭和鸻鹬为主,共计120余种,近50万只次;记录到的绿林地鸟类主要为留鸟,50余种,近10万只次。
本市林业部门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野生动物的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由此,本届爱鸟周的主题也定为了“禁食野味给‘羽’生命珍爱,革除陋习彰显文明‘申’态”。爱鸟周期间的各种“云观鸟”活动,希望让市民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摒弃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爱鸟助飞趣味游戏”是爱鸟周线上主要互动活动之一。参与者将在线上完成观看视频、阅读绘本、聆听并分辨鸟类叫声、创作宣传标语、完成环保小制作等7个打卡任务,最终获得电子证书及奖品。
市民可通过“绿色上海”、“上海林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等微信公众号参与。
——摘自4月11日《新民晚报》(新闻播报员:杨诚嘉推荐)
【新闻9】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示2019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产权组织)4月7日发表新闻公报称,2019年中国成为该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国际舆论认为,这一成就显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取得明显成效,表明中国创新能力和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大幅提升。
1999年产权组织收到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仅276件,在短短20年内,中国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200多倍。中国的快速发展归功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中国外交部的信息显示,中国创新投入的规模和增速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研发经费支出从2006年的3003.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19677.9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7%。世界排名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研发人员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高科技企业正向全球创新领先者转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摘自4月10日《人民日报》(新闻播报员:李想推荐)
【新闻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经济将出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后果
当地时间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2020IMF春季年会开场致辞中表示,目前国际形势依然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急剧下滑,将比大萧条时期更加严重,全球将有170个国家出现人均收入负增长。相关内容将在下周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有具体阐述。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控制病毒所采取的措施,给经济活动带来了冲击。正如疫情对健康情况较低的人群风险更大一样,目前的经济危机也将为欠发达地区带来巨大冲击。过去两个月中,新兴经济体的证券投资外流已经达到了1000亿美金,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冲击主要出口国…
值得肯定的是,全球已经行动了起来。即将颁布的《财政监测报告》显示,全球已经动用了8万亿美元的财政行动,G20国家等也采取了大量货币政策。
IMF预计如果疫情能在今年下半年得到控制,那么2021年全球经济将出现局部复苏,但仍强调这一预测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摘自4月1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播报员:石依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