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大胆尝试 勇于创新

作者: 卫红 发布时间:2019/10/14 0:00:00

  • }


2019年10月9日下午,浦东新区五年级英语教研活动在我校圆厅举行,参与本次开课的是我校的路雁老师和胡小华老师,参与本次听课的有区英语教研员车建琴老师、区各校的五年级英语老师和我校全体英语老师。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卫红老师介绍了我校阅读教学的理念和用story map研究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并对接下来两节课的阅读材料和教学模式作了分析和说明。接着两位老师带来两节阅读课型公开课。胡小华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书本第30页课文,胡老师在此基础上自编了一篇导入文本和两篇与原文结构相似的文本,导入文本是统领语段,旨在出示本课主题:Migrating animals,并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动物迁徙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接下去分别介绍大雁、羚羊和鲑鱼的迁徙情况。大雁的内容是书本上的原文,以老师教为主,通过四个问题(what animal, when, where, why)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并通过让学生找出大雁迁徙原因(cause & effect)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指导学生形成结构视图后,学生借助map阅读相似文本。在学习后两种动物的时候,胡老师采用了拼读阅读(jigsaw reading)的模式让学生先小组自主阅读,然后在专家组(expert group)合作完成阅读任务,再回到基础组(base group)通过交流获得更多信息。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分享性。路老师使用的是拓展阅读材料 Hansel and Gretel,通过阅读找出故事人物的所言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故事地图中除了呈现题目、人物、背景等几大三要素外,还呈现了Problem和solution的故事情节发展,帮助学生梳理出故事第一部分中主人公遇到的两个问题和解决方法。所填文字概括核心内容,最后在分析人物特征的时候给了些词组(线索),让学生借助板书思考对应的线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车老师对这两节课做了点评。她肯定了我校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尝试,同时也指出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语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输入和输出是成正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显然非常有利。

我校开展将故事地图应用于阅读教学的研究已有两年多,这种可视化的结构视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还能帮助学生阅读相似文本;而真正的拼读阅读策略在课堂中的实践是第一次,是一次尝试和创新。由于时间仓促,课后老师们的研讨将在研修网上继续进行。

  供稿:黄凤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