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金业校区举办“一月一主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讨会。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推动集团内各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集团成员校分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通过经验分享、案例剖析与互动交流,共同探索学生评价改革的科学路径。竺张珺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竺老师强调,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是“破五唯、立五育”,需以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会议回顾了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指出当前评价改革应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从“单一分数”转向“多元画像”,为各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会上,六所成员校代表围绕评价体系构建、信息化应用、结果运用等主题展开分享,呈现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案例:
大团小学以“桃娃之星”评价体系为例,介绍了“五维五星”框架(品德、学业、健康、艺术、实践),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动态记录,并创新“闪光点积分兑换”机制,激发学生内驱力。
建平临港小学依托“儿童大学”校本课程,设计“彩虹鱼能量泡泡”童趣评价系统,将课程参与、活动表现转化为可视化能量值,以“小学生-小博士”阶梯式荣誉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金新小学分享“晓评价”数字化平台的实践经验,通过课堂实时评价卡、AI生成成长报告等方式,实现家校协同,同时反思了指标精简与操作可行性的平衡问题。
建平实验小学展示“五星少年”评价体系,以“明德、智慧、悦动、才艺、实践”五维为核心,结合“乐学成长”课程与大数据分析,构建素养导向的立体评价网络。
凌河小学提出“五光十色”评价模型,以十种色彩隐喻多元素养,通过“十色彩桥”成长计划和“五育之光”评选,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书院小学创新“二维码积点卡”系统,实现“小卡片记录-大数据画像-阶梯式激励”的全流程数字化评价,破解过程性数据留存难题。
在互动环节,与会者聚焦评价改革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
如何减轻教师负担? 金新小学提出“抓关键指标”的简化思路,书院小学则建议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一键记录”。
如何保障评价公平? 建平永宁小学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和公示制度的重要性。
如何深化结果运用? 大团小学的“成长手册”与凌河小学的“家校共育雷达图”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会议最后,陈老师总结指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标准化与校本化结合”,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技术融合:利用AI、大数据实现动态评价与个性化反馈。家校协同:构建家长参与的开放式评价生态。成果辐射:提炼集团内优秀经验,形成可推广的区域性范式。
本次研讨会既是集团校际智慧的汇聚,更是评价改革纵深推进的新起点。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持续以评价撬动育人方式变革,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被看见、被点亮”,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