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下午,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带着课程去旅行”活动在建平实验小学(金业校区)举行。本次活动内容围绕建平永宁小学的校本课程——《茶艺》展开。活动通过课堂展示、教师说课、主题汇报、互动研讨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建平永宁小学“茶艺”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跨学科教学实践及“双师教学”模式,为集团内各校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文化底蕴与教育智慧的交流盛宴。
开展本次活动的建平永宁校本课程教师团队有:建平永宁小学工会主席张丽芩老师、学校社团负责人袁雪芹老师、教导主任张威夷老师、茶艺校本课程执教周前老师、学生助教徐昀增同学、马俊雅同学、夏若琳同学。
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有: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秘书长竺张珺老师、建平实验小学课程与教学处顾芸芸老师及学校课程开发团队、集团各校有相关课程经验或开发意向的教师代表。活动由竺张珺老师主持。
精心筹备:精耕细作求卓越
为确保活动高质量开展,在建平永宁小学张秋华校长带领下,学校团队提前数周开始作课程展示准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妥善安排教学流程,并赴金业校区实地研讨,从环节设计到器材准备,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教育者的匠心,力求将建平永宁小学的茶艺优质校本课程体验带给建平实验的孩子与集团老师。
课堂展示:花茶共舞绽芳华
活动伊始,建平永宁小学的周前老师与建平永宁小学五(3)班徐昀增同学以“双师教学”模式,共同执教了《花与茶的邂逅》一课。建平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和集团教师代表在茶香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体验了中国传统茶艺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课堂生动有趣,师生互动热烈,充分展现了茶艺课程的独特价值。在悠悠茶香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堂上,周前老师与徐昀增同学默契配合,以“双师”角色引导学生们走进花与茶的世界。课程从认识“茶道六君子”引入,带领参与师生缓步走进“茶”的世界。再由“碧波金莲茶”的制作展开,通过备具、烫杯、投花、润花、赏茶、冲泡、奉茶等步骤,详细讲解了茶艺的流程与技巧。在徐昀增同学流畅的茶道表演展示中,一道色艺俱佳的茶品展现在大家眼前。体验师生们在“双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回旋斟水法”和“凤凰三点头”等传统茶艺手法,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独具匠心的“学习任务单”增强了课程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创意性。学生们根据个人喜好,尝试“一花配一茶”或“二花配一茶”的组合,并通过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三者综合对自己拼配的花茶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跨小组品茶、交流、评茶的活动,使课堂“活”了起来,讨论“流动”了起来,体验“深刻”了起来,这一环节从色香味入手体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茶艺的浓厚兴趣。
课堂中,周前老师特别关注学生安全,如轻拿轻放茶具、避免烫伤等,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徐昀增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参与茶艺学习的体会,展现了“双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说课:教育匠心见真章
课后,周前老师从教学目标、环节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特色着手,进行了全面说课,特别是双管齐下的双师立体教学模式,用直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重视学生在课中的体验,以及课后布置的的文创作业,借助AI与古人零距离对话,揭示了茶艺课程背后“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逻辑。
主题汇报:共绘课程新图景
随后,建平永宁小学两位老师分享了学校“茶艺”课程发展和建设经验。
建平永宁小学袁雪芹老师以《“茶仙子”的成长之旅》为题,深情讲述了“悦∙茗”茶艺社团从校园走向国际舞台的精彩历程。无论是上海市民族茶艺展示的夺目表现,还是“白族三道茶”在国际茶文化节的广受赞誉,都彰显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校园中的蓬勃生命力。“小茶人”用热爱传承经典,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校园的蓬勃生机。
张威夷老师则立足《新课程背景下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系统分享了学校如何依托地域资源,构建融合德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茶艺课程体系。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实践能力,更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了可推广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
互动研讨:教育之旅行致远
研讨环节,集团教师围绕茶艺课程的育人价值、实施难点展开热烈讨论。永宁团队袁雪芹老师和周前老师无私分享“茶艺”课程建设经验,展示学生“茶艺”文创作品,各校代表积极体验,在智慧交融中为课程优化注入新动能。
反馈提升:集思广益启新程
活动尾声,集团各校教师填写集团活动反馈表,填写参与本活动后的收获、还想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活动谏言。
茶香留韵:教育同行启新篇
活动最后,参与本次活动杜教师和学生在袅袅茶香中合影留念,定格这场充满文化韵味与教育温度的相聚。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站“课程之旅”的精彩启程!
本次活动既是集团课程共建的生动实践,未来,集团将继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互通互鉴,深化课程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