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智慧碰撞 课程引领 ——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研讨会


发布人:竺张珺,点击量:1415 次,发布日期:2024-12-13

2024年11月25日下午,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月一主题”——“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研讨会在建平实验小学(金业校区)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在“双新”引领下,如何修订和完善学校实施课程方案,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来自各成员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课程分管老师等共同探索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本次活动由集团秘书长、建平实验小学竺张珺老师主持。竺老师指出,在修订和完善学校课程方案的道路上,每所学校都拥有其独特的经验,为此,集团精心构建交流平台,通过分阶段的方式深化研讨:第一阶段致力于广泛收集并整理各校案例与经验;第二阶段侧重于这些经验的分享与深度交流,旨在激发灵感,促进经验交融共生。

随后,各校代表纷纷上台,就本校的新课程实施方案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建平实验小学围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涵养品行见长学生”理念,构建学校课程整体框架,重点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课程纲要,通过课程实施,提升计算思维、人工智能素养、创新能力、技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新小学则围绕学校课程传统与特色,详细阐述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策略,重点介绍了劳动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金英小学重点强调劳动教育,围绕“以劳树德”等核心理念,通过独立开设劳动必修课、渗透各学科、校内外实践等方式,健全劳动课程制度,加强师资,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建平城东小学围绕“健康育人、育健康人”,构建结构化的劳动课程体系,开发特色劳动课程,并举办劳动周活动,以促进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的培养。

书院小学整体课程方案注重五育并举,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特色绿色农田植物”课程,通过“读、学、探”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强化学生对自然的认知和劳动技能的培养。

建平临港小学整体课程方案旨在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扬帆少年,“竞千帆”校本课程作为特色,涵盖德育、智育等多方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平永宁小学强调国家标准与地方特色结合,注重五育并举。“茶艺”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亮点,通过实践学习传承茶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实现跨学科学习,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金陆小学整体课程方案秉承“七彩”课程理念,“七彩智慧”校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涵盖语言、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大团小学注重五育并举,“桃文化”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特色,充分利用“桃文化”资源,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新港小学优化课程结构,“土布”课程作为特色,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香山小学强调“双新”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注重立德树人。特色课程围绕“水墨·江南”,通过系列化校本课程建设,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弘扬传统文化。

东荷小学秉承“知美合一,全面育人”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学校以美育为切入点实施项目化学习,美术学科率先突破,多学科全面推进,通过活动项目化拓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凌河小学以“五育融合”为理念,打造“融育”品质课程。学校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围绕“凌河少年爱生活”主题,设置发现、追求、创造美好生活三大版块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在汇报过程中,各校代表不仅展示了本校在课程建设与实施方面的亮点与特色,还就遇到的困惑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接着,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顾问陈琛老师对各校的汇报进行了综述点评,陈老师充分肯定了各校在课程建设与实施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质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强调,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各校应继续加强课程研究与探索,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活动最后,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建平实验小学沈伟栋校长发表讲话,他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对各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了肯定。沈校长对各位代表的精彩发言和无私共享表示感谢,希望各校继续提出课程方案的共享需求,集团秘书处将对接资源需求,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工作。

此次教育集团“一月一主题”新课程方案研讨会的举办,拓宽了视野,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我们不仅看到了教育创新的多样面貌,更激发了对未来课程发展的无限遐想与实践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