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教学科研

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美术学科实施方案

发布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8/1/9 9:16:24

一、指导思想

(1)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行之有效的美术学科评价,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个性。完成美术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下对美术课程的价值的体现:⑴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⑵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⑶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⑷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⑸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促进教师的成长

通过考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查漏补缺,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价值。教师的一个肯定,一个赞扬,哪怕一个肯定的眼神对学生来说都是激励,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心的确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鼓励和引导。

(2)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当然,不同教学阶段和不同教学内容,其评价的形式是不同的。其重点在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的思维闪光。

(3)提倡多元性评价。评价的目标是三维的,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以及作业要求的“基础层面”和“拓展层面”;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的手段是多样的,包括口头评述、书写评述、观察记录、活动记录、评比、作业展示,以及学生成长档案袋等。

 

三、评价形式

评价仅仅是个手段,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教育的全过程。所以,考查学生就一定要多元化,既要有过程评价也要有终结性评价。不能靠一张画或一次活动来简单的评价学生,也不能笼统的给一个等级或是考一张试卷。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生的质量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所掌控,学生自己也对自己的美术成长有一个纵向的比较。

(1)评价项目:

1.绘画作品

2.手工作业

3.学习态度(平时表现)

(2)本学期考察具体的操作方法

平时考察(60%)+期末考察(40%)

(一)1. 基本课堂纪律。(不迟到,保持安静,端坐,认真听讲等)

2. 学习态度。(认真听,积极想,踊跃答,爱提问)

3. 学习效果。(兴趣一步步提高,能力一点点提高)

(二)作业日常完成情况。

及时完成,态度认真,每天都有进步。

(三)技能拓宽:

(每项评价分A,B,C,D. 四个等级。)

美术.png

四、评价结果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一切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注重的也是评价的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多元的评价形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评价结果一定体现过程性,客观反映学生在本学科的成长。

 

五、教师自我总结

教师总结本学期学生综合表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并进行教学总结,以更好的进行下一学期的教学。

对学生提出期望的同时,对自己提出期望,与同学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