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作业又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现结合学校实际,对我校数学作业的书写、布置、批改以及订正等常规作如下要求:
作业书写要求
1.封面在规定位置写明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2.页面保持干净,不卷角。
3.不在作业本上随意乱涂乱画或写与作业无关的字。
4.书写认真、端正,有错误及时订正。
作业布置要求
1.内容科学,目的明确。作业内容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
2.难易适中,层次分明。作业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教学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梯度应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
3.形式多样,题型多变。作业形式:一是书面作业,如书面练习,演算习题等;二是口头作业,如口算、概念定义的记忆等;三是实践活动,如调查、访问、测量、实验操作、手工制作等。具体形式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题量适中,总量控制。课堂作业尽可能在课内完成,原则上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三~五年级不超过半小时。
5.加强指导,提高自觉性。督促学生按作业的规范化要求,按时按质按量独立地完成作业。对学生抄袭作业或字迹潦草、不符合要求或少做、不做作业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要其重做或补做,但不能罚做作业。
作业批改要求
1.规范批改。教师批改作业应用红笔实行全批全改。
2.及时批改。书面作业批改要及时,原则上当天上交的作业当天批改完毕。
3.认真批改。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仔细,一页作业上题目要逐题批改,避免漏批、错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做到面批面改。
4.评定等级。对学生作业的评定要公正客观,统一标准。作业成绩可根据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质量分为“☆”、“△”等等级,等级写在作业的右下角。
5.注明时间。每次作业批改后,教师要注明批改作业的日期。写在作业等级的下边。
6.统一符号。
①解答题目全对的打“√”,划在题尾;
②解答题目全错的用 “×”,划在题尾;
③解题中某一过程不合理的用“?”,给学生指明出错的地方。
④漏写或少写的用“……”(加在遗漏地方);
⑤前后对调的用“Z”,
⑥抄错数字、运算符号用“〇”,将错的数字和符号用圆圈圈起。
作业订正要求
1.一二年级原地擦掉订正。三~五年级在旁边订正。
2.对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凡学生订正过的题目,教师要重新批改,正确之后把“×”圈掉,并写上日期,必要时要面批。
3.作业订正应在批改当天完成,如有特殊情况,最迟在第二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