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师资建设

2017班主任培训记录

发布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8/1/7 14:24:53

2016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会议暨第一期班主任校本培训

2月17日下午三点十分,建平实验小学全体班主任聚集视听教师召开班主任会议暨第一期班主任校本培训。本次会议由王叶频校长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标准与方法。

本次班主任培训分为三个板块:“回顾标准重申方法”“掌握方法了解标准”和“解读标准思考方法”。在第一板块中,王校长围绕“洁、齐、美”和“净”对班级的物品摆放和午餐管理作了严格要求。照片上,学生们在教室里摆放整齐的桌椅、桌肚、书架、桌面,体现了学生对标准的执行力。在第二板块中,王校长为大家播放了班主任自己拍摄的视频《课堂行为规范儿歌》,视频中班主任以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熟记课堂行为规范,如多喝水、不奔跑等,使学生朗朗上口,既有趣味性,又便于记忆。在第三板块中,王校长为大家解读了《班主任一日行为规范》,分进校、早自习、上课、课间、午休、放学六个时间段,为班主任讲解要求和重点,并引导大家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思考更好的管理方法及践行本规范的措施。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需要标准的规范意识和巧妙的管理策略。只有熟悉标准,重视规范,才能提高管理质量,提升管理艺术。

9501_636233546284913645_l.jpg

9501_636233546300825673_l.jpg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期班主任校本培训

12月15日下午15:20,班主任们在视听教室参加了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期班主任校本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是“今天,我们拿什么爱孩子?”,培训由王叶频副校长主持。

首先,王校长为班主任带来了两条锦囊妙计:正视自己和了解家长。正视自己是指老师不是万能的教育没有点金术一己之力很有限;了解家长是指世上本无熊孩子,挖熊孩子成因,懂家长之“痛”。

王校长以抓“大”放“小”,抓“小”放“大”,凝“心”聚“力”,这十二个字凝练地概括了班主任在家校沟通时的策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王校以三个案例为例,为大家作了精彩生动的诠释。

遇到学生间的矛盾冲突,一方愿意揽责,而另一方不依不饶,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处理?抓“大”放“小”表现在:处理时要注意抓“大”集体,放“小”个案。要第一时间送医务室询问了解伤情,接着要在学生告知家长之前打电话或当着学生面本子留言,虽是小伤情,但能体现大关怀。学生的矛盾冲突就是违规违纪,听人说,请目击者描述,当事人只需回答“是、否、有、无”,就能更客观地了解事实;多人写,请目击者和当事人写下当时的情境,就能让家长有据可查;各打五十大板,就能巧化解。抓“小”放“大”表现在:调查取证手段合法合规,虽是小举动,却让学生学到大法规;表扬姿态高的学生,虽是小事件,却要在全班面前大表扬。凝“心”聚“力”表现在:以这件事为例,以树立好的榜样和班风。

面对微信和晓黑板,班主任们该如何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其优势,减少其劣势呢?王校长结合了开学以来的具体事例,表扬了班主任们微信上晒的“高情商”照片,教大家如何用微信“凝心聚力”。首先,在班级群中要注意抓“大”群体放“小”个案。其次,在微信群中要传递正能量。最后,通过积极家长的“托”,可以“拖”消极家长。而晓黑板和微信相比,确实杜绝了很多干扰,家长单线联系,是一种没有感情的,没有气氛的冷漠联系,老师不建微信群,家长也会自己建微信群,这样对家长舆论导向一点干预办法都没有,一点不知情,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希望家长利用微信群,激发正能量。

如果家长在朋友圈不公正地评价老师和学校怎么处理?王校长从多个角度将事件拆解分析,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包含了与对家长心理的了解、对矛盾事件中对学生的调查和处理、班级氛围的营造、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王校长也强调了,抓“大”放“小”,抓“小”放“大”,凝“心”聚“力”,这十二个字策略的使用需要扎实的基础,那就是教师的严谨,教师的规范,教师的艺术。

最后,王校长带来了五个思考题以细化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策略和方法:偶发事件发生后,未来半个月,一个月,我们该怎么办?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天天记录?什么样的偶发事件需要联系家长电访?走访?留言(微信)?放学前5--10分钟我们该干什么?说说我们班级的“群”规。

通过此次培训,班主任们受益良多,纷纷表示通过这场培训提升了今后办主任工作方法和策略,使自己今后的工作更具前瞻性、人文性和艺术性。

9991_636492228164356282_l.jpg

9991_636492241560255811_l.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