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15:20,班主任们在视听教室参加了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期班主任校本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是“今天,我们拿什么爱孩子?”,培训由王叶频副校长主持。
首先,王校长为班主任带来了两条锦囊妙计:正视自己和了解家长。正视自己是指老师不是万能的教育没有点金术一己之力很有限;了解家长是指世上本无熊孩子,挖熊孩子成因,懂家长之“痛”。
王校长以抓“大”放“小”,抓“小”放“大”,凝“心”聚“力”,这十二个字凝练地概括了班主任在家校沟通时的策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王校以三个案例为例,为大家作了精彩生动的诠释。
遇到学生间的矛盾冲突,一方愿意揽责,而另一方不依不饶,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处理?抓“大”放“小”表现在:处理时要注意抓“大”集体,放“小”个案。要第一时间送医务室询问了解伤情,接着要在学生告知家长之前打电话或当着学生面本子留言,虽是小伤情,但能体现大关怀。学生的矛盾冲突就是违规违纪,听人说,请目击者描述,当事人只需回答“是、否、有、无”,就能更客观地了解事实;多人写,请目击者和当事人写下当时的情境,就能让家长有据可查;各打五十大板,就能巧化解。抓“小”放“大”表现在:调查取证手段合法合规,虽是小举动,却让学生学到大法规;表扬姿态高的学生,虽是小事件,却要在全班面前大表扬。凝“心”聚“力”表现在:以这件事为例,以树立好的榜样和班风。
面对微信和晓黑板,班主任们该如何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其优势,减少其劣势呢?王校长结合了开学以来的具体事例,表扬了班主任们微信上晒的“高情商”照片,教大家如何用微信“凝心聚力”。首先,在班级群中要注意抓“大”群体放“小”个案。其次,在微信群中要传递正能量。最后,通过积极家长的“托”,可以“拖”消极家长。而晓黑板和微信相比,确实杜绝了很多干扰,家长单线联系,是一种没有感情的,没有气氛的冷漠联系,老师不建微信群,家长也会自己建微信群,这样对家长舆论导向一点干预办法都没有,一点不知情,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希望家长利用微信群,激发正能量。
如果家长在朋友圈不公正地评价老师和学校怎么处理?王校长从多个角度将事件拆解分析,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包含了与对家长心理的了解、对矛盾事件中对学生的调查和处理、班级氛围的营造、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王校长也强调了,抓“大”放“小”,抓“小”放“大”,凝“心”聚“力”,这十二个字策略的使用需要扎实的基础,那就是教师的严谨,教师的规范,教师的艺术。
最后,王校长带来了五个思考题以细化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策略和方法:偶发事件发生后,未来半个月,一个月,我们该怎么办?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天天记录?什么样的偶发事件需要联系家长电访?走访?留言(微信)?放学前5--10分钟我们该干什么?说说我们班级的“群”规。
通过此次培训,班主任们受益良多,纷纷表示通过这场培训提升了今后办主任工作方法和策略,使自己今后的工作更具前瞻性、人文性和艺术性。

